新消费赛道突遭抛售!泡泡玛特暴跌近30%,发生了什么
亮眼业绩与股价暴跌同现,泡泡玛特成为近期港股市场最引人关注的矛盾体。
港股新消费板块近期遭遇剧烈调整,其中龙头股泡泡玛特(09992.HK)的表现尤为刺眼。
10月23日,泡泡玛特股价盘中一度暴跌超11%,截至收盘跌幅达9.36%,报收232.4港元/股。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只曾经的大牛股自9月以来股价持续回调,累计跌幅已接近30%。
01 业绩亮眼
在股价大幅下挫的同时,泡泡玛特却交出了一份堪称“炸裂”的三季度成绩单。
据其近期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创历史最高增速。
中国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85%-190%,其中线上渠道表现尤为突出,增速高达300%-305%。
海外市场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整体收入同比飙升365%-370%。
细分来看,美洲市场以1265%-1270%的同比增速一骑绝尘,欧洲及其他地区增长735%-740%,亚太地区增长170%-175%。
02 市场担忧
为何在业绩如此亮眼的情况下,泡泡玛特股价却遭遇大幅回调?
市场分析显示,投资者主要担忧其未来增长可持续性。
晨星公司分析师张杰夫(Jeff Zhang)指出,尽管泡泡玛特第三季度收入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但投资者更担心未来几个季度可能出现的业绩增速放缓。
“我们预计,泡泡玛特的业绩增长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然后从2026年开始放缓。”
华泰证券认为,泡泡玛特股价大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9月至10月初北美高频数据弱于7月高点,担心其反映热度下降;
二是资金担心2026年业绩增长的确定性,主要基于海外Labubu需求比例较高,对其他IP认知度尚低;
三是新消费大盘偏弱。
03 IP依赖
泡泡玛特对单一IP的依赖度较高,成为市场关注的另一大风险点。
据了解,LABUBU单IP占营收高达34.7%,而近期该IP相关产品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出现了明显下跌。
此前市场一直对泡泡玛特未来业绩可持续性存在焦虑,尽管公司上半年业绩出色,但如LABUBU等爆款IP未来热度能否延续仍存在不确定性。
部分消费者反映,公司9月新品SKULLPANDA“不眠剧场”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
此外,黄牛退潮也打击了市场信心,LABUBU二手价从峰值2800元跌至800元。
04 估值压力
在前期的巨大涨幅后,泡泡玛特面临显著的获利了结压力。
数据显示,泡泡玛特年内最大涨幅曾达310%。
即便经历近期回调,截至10月22日,其年内涨幅仍高达187%。
有分析指出,当前市场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泡泡玛特等新消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和估值的合理性。
05 机构分歧
面对泡泡玛特的表现,机构观点出现明显分歧。
部分机构持谨慎态度。晨星的分析报告直接指出,泡泡玛特收入增长将在今年达到峰值。
然而,不少机构仍对泡泡玛特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浦银国际评论称,考虑到公司强大的IP孵化能力以及在海外市场不断提升的影响力,泡泡玛特依然是中国消费行业基本面最优秀、增长潜力最大的企业之一。
10月16日,摩根大通将泡泡玛特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认为其估值已具吸引力。
招商证券在10月21日发布的最新研报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花旗更是将泡泡玛特目标价上调至415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资本市场总是提前反应未来预期。泡泡玛特股价与业绩的背离,体现了市场对其增长可持续性的担忧。截至10月23日收盘,泡泡玛特报232.4港元/股,总市值维持在3121亿港元左右。
在消费投资领域,一时的爆款可以带来短期高增长,但长期价值最终取决于IP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与品牌生态健康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