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玛芬旗下小众滑雪品牌Armada登陆中国,欲征服雪场与年轻人
亚玛芬滑雪服务中心的货架上,一个新名字悄然出现在始祖鸟和Salomon之间——Armada,这个由职业滑雪运动员创立的品牌,正试图在中国滑雪市场开辟一片新天地。
八家亚玛芬滑雪服务中心,最近迎来一个新成员。2025年10月底,亚玛芬体育宣布旗下滑雪品牌Armada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个成立于2002年、由五位职业滑雪运动员与三名摄影师联合创立的品牌,以其鲜明的自由式双板滑雪和野雪装备定位,精准切入了一个正在崛起的小众市场。
在Atomic主导竞技双板、Salomon覆盖大众市场的亚玛芬滑雪生态中,Armada的到来为集团补上了自由式滑雪与野雪这一细分领域的拼图。
01 市场布局:瞄准中国滑雪消费潜力
Armada此次进入中国市场,采取了精准的渠道布局。首批销售网点覆盖长白山、吉林北大湖、新疆阿勒泰将军山、新疆禾木、吉林松花湖、富龙、深圳华发和沈阳东北亚等八地的亚玛芬滑雪服务中心。
这些网点的选择颇具匠心,既涵盖了东北、新疆等传统滑雪胜地,也纳入了深圳这样的南方城市,显示出Armada对中国滑雪市场全域覆盖的野心。
亚玛芬滑雪服务中心始于2017年,已发展成为亚玛芬撬动中国滑雪市场的核心支点。它超越了传统雪具店的范畴,构建了一个覆盖装备购置、保养维护、会员活动到技能提升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多品牌集合店的模式有效应对了滑雪市场的季节性特点,以及中国滑雪市场相对初级的现状。
02 品牌定位:小众野雪装备与自由式文化
与亚玛芬旗下其他滑雪品牌相比,Armada保持着鲜明的个性。这个品牌从一开始就带着浓厚的运动员基因和文化底蕴。
Armada以其鲜明的自由式双板滑雪和野雪装备定位,精准切入了一个正在崛起的小众市场。其产品涵盖滑雪板、固定器、滑雪鞋、滑雪服等专业装备,产品设计兼具时尚与功能性。
在亚玛芬的滑雪生态中,各个品牌扮演着不同角色:Atomic主导竞技双板,Salomon覆盖大众市场,而新加入的Armada则专注于自由式滑雪与野雪这一细分领域。
这种专业化的定位使Armada在硬核滑雪爱好者群体中拥有较高的品牌认同。
定价策略上,Armada的双板价格区间在1800-8900元,与Atomic(1000-16988元)和Salomon(3200-9100元)的主力产品形成直接竞争。这种中高端的定价也折射出其瞄准的是消费升级中的核心滑雪人群。
03 亚玛芬的算盘:滑雪品牌的协同与竞争
Armada的加入并非简单的品牌扩充,而是亚玛芬深耕中国滑雪市场战略的一部分。
这一布局看似只是品牌矩阵的简单扩充,实则揭示了亚玛芬深耕中国滑雪市场的雄心与策略。
亚玛芬旗下成功“出圈”的品牌,如始祖鸟和迪桑特,均以服饰为主打,凭借高穿着率和多场景适应性赢得市场。而Armada的价值在于承担吸引Z世代用户的文化使命,成为亚玛芬品牌生态的“引流入口”。
然而,这种多元化布局也带来内部品牌竞合关系的考验。最直接的竞争存在于Armada与Atomic之间。
尽管Armada以自由式设计见长,Atomic专注于竞技性能,但双方在高端双板装备领域的目标客群存在交叉。
今年,Armada进入了雪鞋市场,推出了AR one雪鞋。有滑雪自媒体报道称,AR one的设计和代工都有集团旗下老大哥Atomic的参与。
这种技术共享虽可降低研发成本,却在不断侵蚀品牌的差异化壁垒。
04 前景与挑战:专业性是小众亦是瓶颈
Armada的中国之路面临着一个核心挑战:在中国滑雪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的背景下,高度专业的品牌能否突破小众圈层?
Atomic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困境,或许能为Armada提供前车之鉴。这个拥有近70年历史的专业品牌,自2017年随安踏收购亚玛芬进入中国以来,始终未能突破小众圈层。
截至目前,其天猫旗舰店粉丝数不足5万,远逊于同期开出天猫旗舰店的单板品牌Burton的超40万粉丝。
这一对比折射出中国滑雪市场的独特生态:专业性反而成为品牌扩张的掣肘。
就连Burton也开始通过推出服饰产品转型生活方式品牌,以摆脱对滑雪的单一依赖。
若运营得当,Armada可将自由式滑雪的文化感染力转化为年轻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形成“引流-转化-深耕”的消费闭环;若处理失当,则可能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据亚玛芬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集团营收同比增长23%至12.36亿美元,并成功扭亏为盈。滑雪装备类目增速显著,这为Armada的中国之旅提供了有利时机。
但对于真正的滑雪发烧友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个由运动员创立的品牌,能否在商业扩张中保持其纯粹的性能与风格。
毕竟,当滑雪板在无痕深雪中划出完美弧线时,没有人会在意它来自哪个集团。
|
|